百千丨案例地钱典型破,县现新难题万域经汕头突破潮阳解人济实
上榜“2023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海门、人地谷饶2镇入选“全国千强镇”……2023年,钱难汕头市潮阳区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题县突破重中之重,全力打造“一城三园区”重点产业平台建设,域经推动县域经济实现新突破,济实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现新型案
据统计,丨典2023年1-11月,百千万潮阳区规上工业总产值、潮阳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破解6.4%;全区实现园区基础设施投资24.41亿元,人地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钱难187.78%。“一城三园区”现有试产、在产企业97家,另有落地开工项目29个,计划总投资968.47亿元。实现这一组亮眼数据,潮阳究竟有何“秘诀”?
潮阳区全力打造“一城三园区”重点产业平台建设,推动县域经济实现新突破。潮阳区委宣传部供图
打造“一城三园区”
构建“万亩千亿”产业发展格局
走进汕头国际纺织城,现场“塔吊林立”,工人们正在如火如荼地抓紧施工中,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
汕头国际纺织城是潮阳区“一城三园区”重点产业平台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年来,潮阳区加快推动纺织服装、能源2个县域产业集群向千亿元和五百亿元迈进,高质量构建面积超万亩、工业产值超千亿元的园区经济产业格局。
汕头国际纺织城施工现场“塔吊林立”,一片繁忙景象。潮阳区委宣传部供图
聚焦主导产业,打造全球纺织品“主战场”。纺织服装产业是潮阳区的支柱产业,但仍以家族式、作坊式中小微民营企业为主,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总体层次偏低,科技含量、利润效益低下。为了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潮阳区把总面积5100亩、总投资305亿元的汕头国际纺织城,作为引领纺织服装产业提档升级的龙头工程来抓。项目核心区首期2090亩用地全面启动建设,29幢针织面辅料交易市场中21幢预计春节前封顶、8幢预计2024年3月封顶,纺织工业园一期6栋通用厂房已封顶,都市智慧产业园一期27栋厂房2024年2月投入使用。
聚焦新兴产业,打造承接产业转移主平台。潮阳区抓住省大力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对口帮扶协作等重大契机,着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努力把规划总面积12858亩的海门临港特色产业片区打造为承接产业转移主平台。
聚焦特色产业,打造多产业协同发展主阵地。潮阳区立足资源禀赋,突出差异化布局,推动金浦、贵屿两个园区特色发展、优势发展,打造多种产业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规划总面积3715亩的金浦高新科技产业片区立足发展电子信息、精品文具、农产品流通产业,建设产城互动的现代化制造业基地。其中,总投资30亿元的粤东三科农产品物流园已于元旦全面建成运营,有效整合物流、电商、贸易先进管理等资源,成为粤东规模最大的综合农产品集散中心。
破解人地钱难题
推动发展短板转化为潜力板
一直以来,潮汕地区都有“人多地少”的说法。潮阳区人口180多万,约占汕头1/3,人地矛盾突出,工业建设用地极度紧缺,自然资源限制非常明显。当前,潮阳区打造的“一城三园区”总面积超2.5万亩,首先要解决的便是用地紧张的问题。
“特别是在建设用地极度紧缺、村民住房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征收核心区首期2090亩用地建设汕头国际纺织城,起初有部分镇村群众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争取群众的支持,潮阳区创新推进“党建+征地拆迁”新模式,在项目建设一线成立党组织、党员先锋岗,与汕头国际纺织城项目所在地3个镇8个村(社区)党组织开展党建结对共建,通过细致做好群众思想工作、扎实推进民生项目建设,最大限度赢得党员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与此同时,潮阳区积极统筹全区城乡建设用地指标供纺织城使用,争取获得市无偿调剂水田指标279亩和省“农转用”专项指标424亩,仅用一年时间就全面完成征收出让,并积极引进第三方投资建设,实现拿地即开工,短短半年时间纺织工业园一期6幢通用厂房已全部封顶,29幢针织面辅料交易市场将于2024年3月全部封顶,充分体现了推动产业发展的坚强决心和前所未有的“潮阳速度”。
潮阳区创新推进“党建+征地拆迁”模式,积极统筹全区城乡建设用地指标。潮阳区委宣传部供图
众人拾柴火焰高,潮阳区大力推动“潮阳人经济”转化为潮阳经济,地方投资吸引力不断增强,破解“钱从哪里来”的难题。
潮阳是著名侨乡,在外乡贤众多,有旅居海外侨胞、港澳台乡亲200多万人以及分布全国各地的乡亲100多万人。潮阳区积极打好“乡愁牌”“亲情牌”,党政“一把手”带头积极开展亲情招商、乡情招商,一大批亿元级、十亿元级乡贤产业项目加快落地建设。如由乡贤陈万强名下的汕头市万盛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投资2.3亿元建设厂房及配套项目,预计2024年竣工;由乡贤蔡淯生所在的广东中麦精酿发展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建设中麦精酿啤酒研发中心基地,预计2024年3月完工。
以大平台推动大发展
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
产业强则县域强,产业兴则百业兴。潮阳通过打造大平台集聚发展大产业,不仅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扎实的产业基础,也带来了人流、物流、资金流等要素持续集聚和增长,为“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注入了强劲动力。
一方面,产业体系更有竞争力。潮阳通过整合全区土地资源,因地制宜集约打造“一城三园区”,切实解决了产业空间不足、产城边界不清、平台配套基础设施老旧等困难,而且还有力推动废旧拆解、印染等高污染行业集中进园生产,实现规划、建设、运营、治污、监管“五个统一”,既提升了园区服务功能和承接产业能力,又减低了污染和能耗,有效帮助企业实现增资扩产、绿色转型。
同时,围绕汕头“三新两特一大”产业格局,逐步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产业,错位发展纺织服装、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等产业,打造具有潮阳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转型。据统计,2023年1-11月,潮阳区“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实现规上产值449.02亿元。
潮阳区正在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转型。潮阳区委宣传部供图
另一方面,带动人气更加兴旺。汕头国际纺织城的落地建设,吸引了来自福建长乐、广州中大(轻纺城)、浙江义乌、浙江柯桥等产业集群纷纷组队入驻,商业铺面全部被预订一空,工业厂房预订面积超60万平方米。粤东三科农产品物流园已认筹商家700多家,认筹完成率超过70%。随着“一城三园区”加快建成,不仅有更多企业、项目集聚落户,也引来了更多人流、物流、资金流汇聚。据了解,2023年1-11月,全区新落地项目47个,投资额142.77亿元,到位资金111.18亿元,排名全市第一。
此外,潮阳区还积极拓展产品展销会、新品发布会、签约购销会,大力发展现代商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不断推动商品物流集聚、餐饮娱乐集聚、休闲旅游集聚,有效促进人气热起来、消费旺起来、经济强起来,2023年接待游客量超80万人次。
【记者】谢晓莉
【通讯员】郭文生
【来源】南方农村报
(责任编辑:综合)
-
职业体系解析:构建角色核心竞争力的起点圣光传说的职业系统以"圣光之种"理论为基础,提供战士、法师、牧师、游侠四大基础职业分支。每个职业的觉醒路线将直接影响后期成长上限,建议新手在初始选择时重点关注技能 ...[详细]
-
绿茶是一种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很受欢迎的饮料,特别是包括中国和日本在内的大多数亚洲国家,其独特的滋味特性引起了消费者们极大关注。感官质量是影响消费者最终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绿茶滋味的品质判断仍是以评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长沙讯(记者余知都)《中国消费者报》记者6月1日从湖南省消费者委员会了解到,从本月开始,湖南省消委会将开展“月月3·15在线律师答疑等您来”咨询服务活 ...[详细]
-
上部烟叶是烤烟原料的重要部分。在生产过程中,上部烟叶组织结构紧密、含水量少,易烤青或挂灰,影响其工业可用性,导致上部烟叶库存积压严重。不同成熟度鲜烟叶,其素质和养分积累存在差异,影响上部烟叶烘烤特性和 ...[详细]
-
夏天走在大街小巷总能看到外皮削得干干净净泡在盐水中金灿灿的菠萝插着一根竹签香甜气味扑面而来看起来“上头”到不行但你知道它们是怎么加工的吗?近日话题#爱吃菠萝的人天塌了#冲上微博热搜多位网友指出路边摊菠 ...[详细]
-
2 结果与分析2.1 超声波辅助发芽糙米工艺的建立本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处理顺序对发芽糙米总黄酮的含量有一定影响,结果如图1所示。采用先超声后浸泡处理工艺时,当超声功率为160和280W时,随着超声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大连讯(记者张恒)散装食品标签是否齐全,现场抽测需冷藏食品的温度是否合格……5月21日,辽宁省大连市市场监管局与沙河口区市场监管局联手对学校附近超市、便利店进行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哈尔滨讯(记者刘传江)近日,记者从黑龙江省市场监管局获悉,为加强疫情防控常态化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该局将在全省范围内集中开展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5月下旬至6月底开展排查整治,7月开 ...[详细]
-
在崩坏3中,S级女武神自选石是玩家快速补强阵容的重要资源。面对众多角色选项,如何根据版本环境、属性适配性、角色强度以及个人账号需求做出最优选择,是提升游戏体验的核心问题。将从版本环境、角色梯度、培养优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大连讯(记者张恒)辽宁省大连市一名90后大学毕业生魏某,借助微信、小红书等网络渠道销售没有任何资质的肉毒素、玻尿酸、溶脂、麻膏、缝合线等“三无”产品,3年时间 ...[详细]